美国太阳能行业正面临严峻挑战,昔日的行业明星Sunnova正徘徊在破产边缘。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家美国排名前三的太阳能公司已准备申请破产保护,这一消息若成真,将成为自去年SunPower公司陷入困境以来,美国光伏行业的又一重大破产事件。
Sunnova成立于2012年,由在得州能源行业经验丰富的John Berger创立。凭借其深厚的行业根基以及当时全球减碳浪潮下可再生能源受追捧的东风,Sunnova在创业早期融资顺利。截至2019年上市前,公司完成了五轮私募股权融资,总额超9亿美元,投资者包括黑石集团、索罗斯的量子基金、能源资本伙伴(ECP)等知名机构。上市时,Sunnova又通过发行新股融资1.7亿美元,同时还进行了大规模债务融资,截至2023年底,从高盛、瑞信等投行获得了20亿美元贷款。
在资金的有力支持下,Sunnova迅速崛起。2019年上市时,其总装机量达572兆瓦,成为美国第二大住宅太阳能公司,仅次于Sunrun。
根据最近财报,2024年Sunnova营业收入达8.4亿美元,在全美50多个州拥有超44.4万客户,管理的总光伏发电量达3GW,与Sunrun并驾齐驱,占据美国住宅太阳能市场重要地位,在第三方拥有(TPO)住宅太阳能市场占有率达40%。
然而,在营收不断增长的背后,Sunnova的盈利能力却持续恶化。
自2019年上市以来,公司从未实现盈利,2019年亏损1.33亿美元,到2024年亏损额已上升至4.48亿美元,五年累计亏损超15亿美元。
令人费解的是,作为一家以屋顶太阳能安装维护为主业、无需巨额研发投入与建厂成本的企业,理论上最大的资金投入应是铺设经销网络和组建施工队伍,
为何会陷入如此严重的财务危机?
实际上,Sunnova的商业模式远比表面复杂。
据福布斯报道,美国一套新的7.5千瓦住宅屋顶太阳能系统成本在2万至4.5万美元之间,这使得愿意自掏腰包安装的家庭数量有限。
Sunnova为解决这一痛点,推出“能源即服务(EaaS)”模式,客户前期几乎无需支付费用即可拥有整套住宅太阳能系统,电池板的安装与维护均由Sunnova负责,客户只需签订一份长达20年的购电合同,每月支付电费。
这一模式虽促进了业务扩张,却给Sunnova带来巨大资金压力。为解决资金问题,公司将管理的住宅太阳能系统打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进行融资。此外,利用《通胀削减法案》中安装住宅太阳能系统支出可抵税(比例高达30%且抵税额度可转让)的规定,Sunnova推出“税收抵免私募股权基金”融资工具。基金与Sunnova共同投资建造住宅太阳能系统,有限合伙人(LP)获得的投资回报为抵税额度。这种基金深受美国大企业欢迎,如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以及高盛、摩根大通等华尔街巨头都是常客。因为基金风险低、投资期短(通常约两年可收回投资),同时企业还能借此提升自身ESG表现。
通过这种方式,Sunnova构建了一个金融闭环:70%的资金来自ABS和债务融资,30%来自税收抵免基金。利用这些资金建造更多住宅太阳能发电系统,再用新资产进行更多融资,这便是其快速扩张的秘诀。
但Sunnova表面的高增长根基并不稳固,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公司接连遭受沉重打击。首先,美联储自2022年开始的激进加息政策对其造成致命冲击。一方面,加息导致市场利率大幅上升,货币基金收益率超过5%,使得太阳能ABS对投资者吸引力骤减,Sunnova的ABS发行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加息大幅增加了Sunnova自身的偿债压力,其2021年发行的4亿美元高级无担保债券,初始利率为5.75%,到2023年已涨至14%,这笔债券将于2026年到期,本月初已实际违约。2024年,Sunnova的利息支出占总收入的25%。
在Sunnova陷入困境的同时,整个美国太阳能市场也在融资困难、补贴削减、关税上涨的多重压力下,面临崩盘风险。美国住宅太阳能安装量在2023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滑,2024年同比降幅达12%,预计2025年将继续下降。自2023年起,美国太阳能行业掀起大规模破产倒闭潮,据估计已有数百家光伏企业破产,其中不乏SunPower、Titan等知名企业。
今年3月初,Sunnova表示公司2024年四季度亏损超出预期,宣布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4月1日付息日,公司无力偿还两笔总额8亿美元债券约2350万美元的利息,进入30天宽限期。5月1日宽限期结束后,Sunnova与债券持有人达成延期偿付协议,债券持有人同意在5月8日之前不行使与违约相关的权利。
但目前来看,Sunnova随时可能破产,其困境也反映出美国太阳能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