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430” 政策节点的过去,全额上网的时代已然落下帷幕,而 “531” 政策节点又即将来临,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处于政策调整的关键时期。当然,对于分布式光伏受影响是最大的。
2025年,由于“430”“531”新政的到来,光伏市场“热闹非凡”,一波“抢装潮”打得火热,各地光伏项目纷纷赶在这两个节点开始抢全额上网、保电价,而这其背后有着明确的政策背景驱动。
然而,“抢装潮”之下,是多重因素下的“后遗症”。在热潮的推动下,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抢装潮期间,需求的井喷式增长使得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上涨,随着抢装潮的结束,需求迅速退坡,价格也随之暴跌,给光伏产业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给经营者带来了巨大压力,部分光伏企业因此陷入多方困境。
“531”还未到,近期,已经有部分分布式光伏项目由于政策等多种原因“紧急刹车”。这一现象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剖析。
在 “430” 之前,分布式光伏项目能够享受全额上网以及相应的补贴电价,这使得项目收益较为可观。但随着 “430” 的到来,新并网的工商业项目仅允许 “自发自用” 或部分余电上网,并执行市场化电价。补贴的取消以及收益模式从 “全额售电” 向 “自发自用 + 余电交易” 的转变,使得项目收益大幅下降。许多项目在新政策下,难以达到预期的投资回报率,这成为项目终止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近年来,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迅猛扩张,低压接入比例过高问题日益凸显,电网承载能力受限,电力消纳面临巨大挑战,且这一状况在2024年就有向更广范围蔓延的迹象。例如海南、山西、湖南、内蒙古、辽宁等多个省份陆续宣布暂停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备案,主要原因便是电网承载力不足。这些消纳难题也导致项目建设受阻,甚至被迫终止。
此外,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所需资金规模庞大,从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到后期运维,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融资成本上升,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部分企业为了推进项目,可能过度依赖外部融资,一旦资金链断裂,项目便难以为继。此外,项目建设实施周期较长,在政策调整、市场环境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预期效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企业出于谨慎考虑,可能选择终止项目,以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
然而,可以预见的是,下半年分布式光伏项目也将迎来一定的收紧期,相比此前,未来项目的开发恐怕要更加谨慎,更好得应对政策调整以及消纳变局。
近期,由于政策变动,终止的部分分布式光伏项目,详情如下:
西安三个分布式光伏项目终止,总规模60MW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三个分布式光伏项目,总规模为60MW,发布招标终止公告,终止原因为:因政策原因。
三个项目分别由烟台中阁新能源有限公司控股的陕西东颉雷科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白水县睿沣启辰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投资。
1、瑞丰启10兆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2、东颉雷科20兆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3、白水30兆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国家能源集团12.7MW项目终止
国家能源集团的12.68795MW的光伏项目由于“最新电网政策和电价政策影响”而终止。
广州发展5.98MW分布式项目终止
广州发展5.98MW项目由于无法在5月1日前并网而终止。
港能300MW分布式项目终止
4月17日,港能(镇雄)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发布2024年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标废标公告,其300MW分布式光伏EPC项目合作终止。
根据公告,因受到国家政策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调整的影响,港能(镇雄)招标的2024年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标在国家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新政出台前,招标人和中标人无法按招标文件的约定签订合同。现经双方沟通一致,同意就本项目终止合作,互不追责。本项目废标。
南方电网9.2MW分布式项目终止
南方电网9.2MW分布式项目由于政策对并网模式产生重大影响而终止。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未来并非一片黯淡。随着 “531” 政策节点后增量项目全面市场化的推进,技术升级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政策变动的大背景下,分布式光伏项目虽然面临项目终止等困境,但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技术升级、区域差异化布局、参与绿电交易以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举措,分布式光伏项目有望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0 条